新闻动态
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

校友活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风险和争议解决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8

2025年8月30日上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法律风险和争议解决研讨会”在苏州科技商学院顺利举行。科技商学院校友与政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法学院 龚柏华教授

《中国企业(产品)海外“内卷”的法律问题》主题分享,龚教授指出,国内部分行业的“价格战”“同质化”现象正向海外市场延伸,中国企业在境外发展也可能面临“内卷外移”的风险。龚教授结合一些行业案例,分析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反垄断、反补贴、ESG合规等法律挑战,并提醒企业要摆脱低价竞争路径,注重合规建设与技术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

复旦大学法学院 陈力教授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商事仲裁问题》主题分享,陈教授以某钢在美遭遇反倾销为例指出,中国企业在部分传统市场遭遇贸易壁垒,转而寻求在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这说明“走出去”虽是必然选择,但企业必须保持高度审慎。陈教授强调,在跨境争议解决中,仲裁因其专业性和国际可执行性,仍是优选之策,仲裁条款需注重“仲裁地的选择”以提升风险防控和争议解决的有效性。中国在推动境外投资的同时,也应积极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仲裁平台,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复旦大学法学院 蔡从燕教授

针对《中国海外投资中的“第三方市场”模式》作主题演讲,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这一过程中,法律制度设计、公司治理架构以及争端解决机制往往存在空白或模糊地带。蔡教授特别强调,在境外投资合同和争端处理中,简单照搬国内合同范本或依赖中国司法解释,可能在境外仲裁或法院审理中遇到巨大障碍。因此,中国企业在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时,不仅需要商业层面战略考量,更要前置法律风险评估,合理设计合同条款和仲裁安排,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实现共赢。

上海大学法学院 李本教授

《欧盟数字平台监管中对“守门人”的不确定性认定及中国因应——以“字节跳动”诉欧盟案为切入》主题分享。李教授以字节跳动诉欧盟案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秩序中多边机制受阻、单边立法与区域规则抬头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李教授特别指出,中国法院近年来在承认和执行外国裁决、审查仲裁条款、跨境司法协助等方面的职能呈现扩张态势,这不仅是应对外部规则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在国际争议解决中话语权的重要路径

复旦大学法学院 梁咏副教授

发表了题为《供应链尽责语境下的国际投资条约现代化改革》的主题演讲。梁教授系统梳理了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和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国际机构在推动企业履行人权、环境与劳工保护责任方面的规则发展与软法趋势,指出新一代国际投资条约已逐渐纳入此类尽责要求。然而,在仲裁实践中,此类条款仍面临适用不一致法律确定性不足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梁教授提出,中国应在缔结和更新投资协定时更明确地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标准纳入条约实体义务,并增强国际规则与国内法律体系的衔接,以构建更加清晰、稳定且可执行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苏州科技商学院校友、苏州市海外投资发展协会会长、大成苏州办公室高级合伙人 陈芍开律师

《中国企业跨境投资中的原产地考量》为题进行主题分享。陈律师从原产地规则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了中美原产地规则及在实质性改变判断标准的差异。她结合典型案例,阐述了跨境投资中原产地的重要性,并强调企业在出口和投资过程中,应注重原产地合规,避免违法,充分利用自贸协定,享受关税优惠,积极申请海关预裁定,增加确定性,并合理应对“转运”“反规避”问题,从而在跨境投资中有效降低风险,稳步前行。

在讨论和问答环节,专家与现场嘉宾围绕关税政策、仲裁规则、数字平台监管以及国际投资条约改革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拓宽了学术研究与法律实务的对话空间,也为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对法律风险、解决跨境争议提供了有益启发。







苏州科技商学院为校友提供各类高品质的校友服务,持续为苏州科技人才推出高质量的培训和品牌活动,助力苏州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